小組成員:王勤暄(B10433313)
崔雅媛(B10433314)
楊明臻(B10433315)
鄭晴(B10433316)
參訪主題:交趾陶
參訪地點:吳苑陶藝 雲林縣斗六市鎮南路1009號
參訪時間:2015/10/21(三)
參訪師傅:吳榮先生
Q1:為何從事此行業?
A:因為生活環境在燒磚、燒窯、磚塊的地方,所以老師以前的玩具就是泥土。
交趾陶在沒落,老師對美術很有興趣,在他人的介紹下認識老前輩。
Q2:剪黏和交趾陶的差別?
A:最開始的交趾陶因做法繁複加上成本高,繼而出現了剪黏代替。
剪黏是由石灰和鋼絲結合後,用彩色瓦片和玻璃黏貼而成,做法較無交趾陶繁複,成本相對也較低。
Q3:交趾陶的未來發展?
A:不再是只存在於廟裡,跟現代空間做結合,將交趾陶藝術化,傳達交趾陶這個時代的文化,做為新的文創產業。
Q4:經歷這麼多年,何時開始擁有自己的工作室?
A:工作室於民國78年創立。
Q5:目前有無最滿意的一項作品?
A:目前沒有。
老師的想法是活到老學到老,並永遠不止足於眼前的成就。
Q6:在過去到現在印象深刻或最有意義的是?
A:交趾陶的工藝提升,將半立體的作品升級成立體的作品。
在過去土軟軟的,在支撐上難以控制,現在以點線面的支撐方式讓交趾陶不受入窯後的熱漲冷縮影響。
Q7:傳統工藝的甘苦談?
A:早期的學徒必須先熬過三年四個月,在這期間沒有薪水的學藝才能獨立,以前的人讀完書看到徵才張貼便會上前來學藝
隨著時代變遷,現代人無法接受三年四個月皆沒薪水可拿
即便熬過,學成技術便走人,相對的老師傅也會開始不願傳承(變成老師傅需付出成本來教學生,學生學成卻無法回饋)
再加上現代誘惑太多(電視、電腦、手機.......),造成現代學生往往不願學習傳統工藝
而吳榮老師的想法便是傳承,只要肯學習便願意教導,將傳統工藝傳承下去
雖然越來越少人肯學習,相對也變成傳統工藝越來越珍貴,價值水漲船高
老師認為精神和工法是相輔相成的,必須從失敗中得到經驗,再從經驗中獲取理論和技術
必須放下身段,肯下去學習,靠作品傳達自己的意念。
工作室
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