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統建築-台南孔廟

 

臺南孔子廟,亦稱臺南文廟,位於臺南市中西區,是臺灣歷史最早最悠久的文廟。也是台南市的象徵之一。
清領初期一度是全臺童生入學之所,因此亦稱全臺首學。期初在設立的時候僅有大成殿(又稱先師聖廟),目的是用來祭祠孔子,之後又設立明倫堂作為講學的用途。
 
1.位序主從

方位坐北朝南,孔 廟的格局是標準的左學右廟,前殿後閣的三合院,有三進兩廂,也是全臺唯一有泮宮石坊的文廟。
右廟的第一進為大成門,清朝時左右設有名宦祠與鄉賢祠,第二進 是大成殿,供奉孔子牌位。第三進是崇聖祠。
左學為明倫堂和文昌閣,堂前原有兩廊,分列六藝齋、後建教官廨舍及齋廚,東邊建朱子祠,朱子祠在日治時期毀壞。
 
2.陰陽調和
 
孔廟的主體建築與造景、環境之間的平衡與協調性,有陰陽調和的概念
 
3.氣韻生動
 
廟大成殿的屋頂為重簷歇山式,以設計的角度去探討,它的屋脊,沒有過於繁雜的裝飾與雕刻,形成自然美麗莊嚴的天際線。
 
4.佈局成勢

另外孔廟的庭院也種植了不少植栽,如:榕樹、雨豆樹等。庭院兩側也設有禮門與義路,呼應了對仗的原則。另外孔廟前方的水池則呼應涉及美學原則中的主客原則。另外,孔廟的配置也應用「主場原則」的手法,聚焦且平衡,形成獨特自然的美感。
 
5.文化符碼

孔廟裡有很多不同象徵性的雕飾與壁上彩繪。它利用了如:龍、石獅、螭首、獒首等的民族性象徵符碼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傳統工藝作品-交趾陶

交趾陶是臺灣傳統中式建築(如廟宇)的裝飾,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

 

1.位序主從
 
交趾陶像是立體版的繪畫,精緻且細膩。若交趾陶的主角為人物,通常有一隻坐騎為輔。人物爲主,坐騎爲輔。
 
2.陰陽調和
 
交趾陶以不同的色澤、人物、場景來帶出想表達的故事與情境。大膽的用色也大大地為作品提味不少。
 
3.氣韻生動
 
創作交趾陶時,多數概念與靈感來之於歷史,像故事、人、物、神話。而由這些人事物拼湊而成的交趾陶看起來生動活潑。
 
4.佈局成勢
 
在交趾陶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見有美學原則的佈局成勢的影子,像是八仙過海等等
 
5.文化符碼
 
交趾陶多數都擁有民族性象徵的符碼,像是八仙過海 七賢過關白兔記 憨番扛廟角等等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cy8604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